美花:
心得:【建構客底交流】節目
在台北坐地鐵的時候有沒有聽到客家話報站呢?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那是客家話。
客語:台北車站 | Thòi-pet Chhâ-cham | Toiˇ Bedˋ Caˊ Zam
*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的流支,因逃避战乱数次南迁,最终定居于闽粤赣Mǐn yuè gàn地区,现在香港东南亚地区也有相当多一部分客家人,每两年会在世界各地举办“世界客属恳kěn亲大会”,以传承客家文化。“客家”二字来源于客居他乡,落家于客乡之意。
分佈:目前,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廣東省、閩西、江西、湖南南部、廣西、貴州南部、四川東南部、海南群島和台灣等地區。
「福佬客」,是指不會講客家話而改用河洛話,被閩南化的客家人後裔。
為了因應族群主流化政策,客委會在2022年委託學術單位,辦理「客底文化發展計畫」,希望將「福佬客」正名為「客底」。期盼藉此建立客底與客家族群互動交流模式,以提升整體社會多元族群認知。
*客家話:四縣腔最普遍。其實台灣客家話是有很多種強調的,主要有“四海大平安”五種,期中四縣是做多人講的,四縣只要有新竹、苗栗和南部這幾種腔調,對於惠陽腔的人來講,四縣也是最容易聽懂的。
1. 客底文化發展計劃主要聚落
- 彰化員林
- 雲林大埤
- 嘉儀溪口台南自河
- 宜蘭冬山
- 屏東車城
2. 客底文化發展計劃預期目的
- 跳脫客族群框架
- 認清自我族群身份
- 探尋客底文化特質
- 發展更彈性客底文化政策
- 以【客底】取掉【福佬客】一詞
- 建構客底與客家族群互動交流模式
- 提升整體社會多元族群認知
3. 客底文化發展計劃相關活動
- 舉辦探索尋根工作坊、戶外教學工作坊
例如:*溪口尋根溯源:嘉儀縣溪口鄉公所在製作地方鄉誌時曾委托學術單位對溪口鄉人口進行調查,並發現溪口鄉有超過5成是客家後裔。溪口鄉公所透過客委會推動的“客底文化發展試辦計劃”安排豐富且多元的課程,希望讓在地相親了解自己的客家根源,如:“探索尋根田野實作工作坊”中從傳統飲食認識客家文化的製作艾草粄活動,以教導民眾製做艾草粄
- 參與式文史田調
- 教材編寫與戶外教材
- 文化體驗
- 出版物製作
4. 客底文化發展計劃再提升
- 充分溝通匯集意見
- 活化在地學校課程
- 當地組織共同合作
- 專業團隊建立互信
- 加強行銷效益加乘
- 觀光網絡設計串聯
-------------------------------------------------------------------------------------------------------------------------------------------------------------------------------------------------
白鍾殷
객가문화발전계획.pptx
三人組(李錦紅、蘇珊、阮氏拖)
請參閱:
客家話與粵語-三人組.pd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