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阮氏拖 1 year, 2 months ago

 




61184048I 阮氏拖

越南語系屬的問題

作者為武阮明詩,所屬學校為胡志明市師範大學及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文章指出,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擁有54個民族,其中京族(即越族)佔了86%的人口比例。這些民族擁有各自的語言,並分屬於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等三個語系。越南語作為全國通用的語言,屬於南亞語系的一部分,同時也受到漢藏、南亞和南島等其他語系的影響。

 在西方學者的研究中,一些學者認為越南語是漢藏語系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則認為其屬於南亞語系。在這些研究中,法國語言學家亨利·馬伯樂提出了越南語屬於漢藏語系傣語族的觀點。他通過對比越南語與蒙高棉語、傣語等的詞彙、語法形態學和語音學特徵,得出了這一結論。馬伯樂的觀點得到了許多學者的支持,並在近半個世紀中對語言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二派的學者認為越南語屬於南亞語系的蒙-高棉語族。普魯伊盧斯基在其出版的《世界的語言》中明確將越南語列為蒙一高棉語族。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在他的論文中指出,越語和蒙一高棉語都屬於東南亞原始南方語言,表明他傾向將越南語歸入南亞語系。德尼古爾則是這派學者的代表,他的研究顯示了越南語的基本詞彙和構詞方式與蒙高棉語的關係,並且對越南語聲調的起源進行了探討。他指出越南語的聲調是後來產生的,因此不能單憑聲調來斷定越南語的語系歸屬。

 儘管德尼古爾的學術觀點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但仍有學者對此表示懷疑。1958年,《蘇聯民族學》刊登了阿廖沙諾夫的文章,提出越南語是屬於漢藏語系還是蒙一高棉語系,這仍然值得討論。

越南學者也對越南語的語系歸屬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從1960年開始,越南學者王黃宣發表了一篇文章,強調了越南語言問題與民族起源問題的密切關係,並反對將越南語劃分為漢藏語系越語族芒語支,而是主張將越南語歸屬於蒙一高棉語系。此後,1978年,越南學者范德陽在《民族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越一芒語由各種語言要素構成,其中蒙一高棉語和岱一傣語是重要要素。他認為蒙一高棉語是基礎作用,而岱一傣語是機制作用,兩者相互轉化,形成了越一芒語。一些越南史學者也認為越南屬於南亞語系,是東南亞最早的語言之一。另一位越南語言學家陳智睿也支持了這一觀點。目前,越南民族委員會將全國54個民族的語言劃分為南亞、南島、漢藏和加岱四大語系,其中越一芒、蒙一高棉、岱一傣和蒙一瑤四個語族歸屬於南亞語系。越南學者武忠定則通過對越南語的核心詞彙分類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了越南語的語系歸屬。1939-1940年,王力在越南河內進行研究,回國後寫了《漢越語研究》一文,他指出越南語中有許多來自蒙一高棉語的詞彙,如「天」、「地」、「河」、「風」、「雨」等,但除了數字之外,幾乎沒有一類事物完全由蒙一高棉語構成,總會有一些傣語的詞。他舉了許多例子,如「雾」是傣語的詞,而「河」則是蒙一高棉語的詞,但「田」卻出自傣語。此外,越南語和傣語都有聲調,而蒙一高棉語則沒有。王力結論認為,若必須從漢語、蒙一高棉語和傣語三種語言中選擇一種作為越南語的親屬,只能是傣語。王力在《漢語史稿》中將越南語、苗瑤語族、暹羅侗傣語族和漢語歸入漢藏語系漢台語群。

 1983年,程方所編的《現代越南語概論(初稿)》中提到,現代越南語形成過程中,認為「京語(越南語)屬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由於各民族的交配和混合而成’的語言。」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程方先生比較了南亞語系越南語、佤語與漢藏語系壯傣語的132個核心詞彙,結果發現越南語與壯傣語相同相似的有50個,占36%;與佤語相同相似的有82個,占64%。其中與佤語有關的詞多為天文、地理、人體、動植物、親屬稱謂和採集漁獵領域的詞;而與壯傣語相同的詞多為犁耕農業、手工業、家庭飼養業和父系稱謂領域的詞。

 此外,還有一些中國學者對越南語系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比較分析,對於理解越南語的系屬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從中國幾位語言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們進行了深入的對比分析,發現越南語與侗台語、南亞語系存在密切關係。通過對詞彙的比較,發現了相當嚴整的聲韻對應關係,這表明越南語與壯侗語族有著親源關係。因此,將越南語劃歸漢藏語系更符合客觀事實,有助於更好地解釋歷史文化背景和族源關係。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越南擁有54個民族,其中京族(通常被稱為越族)約佔越南全國總人口的86%。因此,京族的語言,也就是普遍使用的越南語,是越南的官方語言。但是在越南,仍然存在著許多少數民族的語言。要理解越南語的形成和發展,首先需要了解越南各種語言的情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些民族語言屬於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等三個語系,展現了東南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越南語的歸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中外學者已經為此付出了兩百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學界,特別是越南語言學家多接受 A.G.德尼古爾的學術觀點,將越南語歸入南亞語系蒙一高棉語族;有的學者持不同觀點,將其劃入漢藏語系漢台語群,有的學者將越南語劃歸南島語系,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其歸屬待定。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越南的各種語言情況以及越南語之間的歸屬關係並不是很清晰。經過語言學者的考證過程容易地發現,越南語與南亞語的關係,與南島語的關係,與侗台語存在密切關係是很明顯的,也有迹可循,也不爭的事實。學者們大多數用西方語言學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對越南語進行了對比並研究,從而得出許多的結論。根據筆者自己的水平有限,對於越南語系屬問題方面在論述或綜合方面來說很有不逮。但,筆者認為如果要探討越南語系屬的問題,不該只聚焦於語言層面,且須兼顧考慮越南越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現代越南語核心詞彙由南亞語系、漢藏語系、南島語系構成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雖然它們所佔的比例各異,可是無論缺少哪部分,現代越南語詞彙的構造都是很不完整的。從現代越南語在複雜的種族、民族、語言地理環境及其歷史發展演進過程來看,筆者認為現代越南語是一種混合、聯盟式的語言。

 

參考資料 :

越南语系属的问题

武阮明诗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中国中央民族大学

 

 

 

61284045I 付然

一個國家的人口和其文化的關係

 

今年四月印度印度的人口數已經超過過中國了,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人口和其文化有什麼關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必要分析為什麼中國和印度的人口眾多。

 

關於中國人口眾多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國所有的大片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水源。這個元素導致中國人口快速成長。然而如今中國人口正在減少。

研究者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1. 一胎化政策是一個主要原因。事實上,於1979至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減緩人口快速成長而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傳統的想法,生兒子比生女見好,因為那時候男兒子在農田裡更有用,所以是今天中國性別比例失衡。結果是如今許多中國成年男性無法娶妻生子。

2. 如今,現代化導致中國成年女性更願意專注於事業而不是生孩子。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文化變革, 因為不但會改變人口而且對女性解放,男女平等帶來巨大的印象。

 

關於印度,今年它超過了中國。預測稱,到2030年印度人口將達15億。

研究者認為印度快速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缺乏計劃生育和教育: 計劃生育的最大障礙是印度文盲現象普遍。 由於文盲,大多數人不知道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因此,增加對計劃生育的投資可以幫助婦女實現理想的家庭規模並避免意外和不合時宜的懷孕,從而有助於減輕人口高增長的影響。 

2. 宗教原因: 缺乏計劃生育和本原因的關係很密切。保守和正統的人們反對採取計劃生育措施。這些家庭中的婦女不被允許參與計劃生育,因為她們不應該違背上帝的意願。

 

總之,一個國家的文化和其變化對人口帶來很大的印象。


 

81184005I

蘇珊

 

* 越南語是屬於什麼語系?

 

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尚未確定。目前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它屬於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這一觀點的支持來自越南語與孟語和高棉語之間的語言相似性,包括基本詞彙和語法結構的相似性。一些中國學者也提出了越南語可能與佤族語言有同源性的觀點,這是基於對越南語底層結構的研究。

另一些觀點認為越南語可能是一種孤立語言,或者它可能屬於漢藏語系或壯侗語系。然而,這些觀點現在已不再流行。

總之,越南語的語系歸屬仍存在爭議,但目前最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它屬於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

 

 

 

關於百越與越南之關係暨語言文化根源之探尋

(百越與越南:語言文化的歷史聯繫)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9%BE%E8%B6%8A

 

百越是一個上古時期的人群,居住在長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地區。他們被稱為"百越",因為其中有多個不同的種姓和部落。後來,他們的後代演化並融合成了不同的民族,包括京族、畬族、漢族、黎族等。

語言研究方面,以百越為主體的民族主要有壯侗語族各民族,他們使用多種不同的語言,包括壯語(廣西、雲南、廣東)、布依語(貴州)、傣語(雲南)、侗語(湖南、貴州、廣西)、水語(貴州)、仫佬語(廣西)、毛南語(廣西)、黎語(海南)、泰語(泰國)、寮語(寮國)、撣語(緬甸東部)、黑泰、白泰、儂語和岱依語(越南北部山區)、阿洪語(印度阿薩姆邦)等。

語言學家李方桂將壯侗語族稱為"侗台語族",並劃分為兩個語支和五個語群。其中台語支包括北部語群(壯語北部方言、布依語和分布在泰國北部的石語)、中部語群(壯語南部方言、越南東北部的儂語和岱依語等)、以及西南語群(泰語、寮語、撣語、阿洪語、越南西北部的黑泰白泰紅泰語、雲南傣語)。侗水語支包括侗語群(侗語、仫佬語)和水語群(水語、毛南語)。

總的來說,這些民族在語言和文化上有著強烈的共通性,反映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歷史親緣關係。此外,還有其他相關的民族,如漢族和京族。

 


 

 

61284054I 梁美花

 

1. 越南語屬於哪個語係?

回答:在世界8大語係之中,越南語起源於南亞語係,屬於孟高棉族。 越南語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北方統治時期

+ 第二階段:獨立自治時期

+ 第三階段:法國殖民時期

+ 第四階段:八月革命後至今

越南語深受漢語影響,許多發音都是從漢語借用的。11世紀初,儒家文字在我國蓬勃發展,至今我們在寺廟、古建築作品等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文字,直到法國殖民時期入侵我國,越南語也深受影響。證據是我們目前的字母表包含29個字母和6個聲調。

 

2. 什麼地方可以看到印尼語和馬來語?

-台北車站印尼街(這個Vlog有介紹台北車站裡面的EEC東南亞食品店和台北車站附近的印尼小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BSlNvcJrg

-馬來西亞飯館:Mr. Chee Kopitiam(No. 10, Lane 284, Section 3, Roosevelt Rd,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100)、仨星馬餐室 Sa Malay Kopitiam (No. 223號, Section 1, Da'an Rd,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6)、巴生仔大馬料理店(100, Taipei City, Zhongzheng District, Lane 284, Section 3, Roosevelt Rd, 13號1樓)……

 

3. 捷運報站廣播哪裡會講日語?

車廂廣播除了原本的國語、英語、閩南語、客語4種廣播語言外,已經增加日語服務。目前日本遊客可以在13個車站聽到日語廣播服務,有:東門、台北101世貿站、淡水、中正紀念堂、台北車站、西門等地方。(音頻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9b2Bc0In0

 


61284052I 白鍾殷

 

1.越南語屬於個語言系統 

"Austronesia"這個名字是由拉丁語中意爲"南方""亞洲"的單詞合成的,意爲"南亞" 在奧斯特羅亞洲語族中,記錄歷史較長的只有越南語、高棉語、蒙語,只有越南語和高棉語(分別在越南和柬)在今天正式擁有國語地位。

-. 系統上 :屬於南島語系(英語:Austronesian languages)

-. 音韻上 :雖然包含在南島語系中,但與沒有聲調的高棉語不同,也有聲調存在,被分類爲中國輪胎族的說法。

 

2. 可以看到印尼語和馬來語的地方 

1-1. 馬來語

 -科技大學站附近附近(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18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39244634874622&set=ecnf.100063672776067 

 -公館站附近(100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0號)

    https://monsteresee.com/malaysia-mini-mart/

1-2.印尼語

-台北車站附印尼街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

 

    https://maps.app.goo.gl/Lwv9CXA2yeG9EuR26 

    https://maps.app.goo.gl/skiE57NWULdKkR376 

3.個捷運報站廣播日語 

- 淡水信義線

  (台北101,東門,中正紀念堂...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9b2Bc0In0

-------------------------------------------------



61184047I-范雅莊

越南語屬於哪種語系?

1.   語言起源的判定方法:

歷史上,有些語言因為某些原因而分為許多不同的語言。 這種被分裂的語言通常被稱為語言母語或基礎語言。原則上,從語言母語系列與根據語言歷史能歸納某種語言屬於哪種語系、語言特性以及共同點。對於每種語言來說,語音、詞彙、文法、三個面向對於分類語言系統卻有重要性。

有一個觀點值得注意,被認為是根據語言起源關係分類的重要前提,那就是語音與意義關係的任意性。任意性是指單詞的 意義與其聲音或形式之間沒有任何自然的或必然的聯繫。因此,我們可假設:聲音相近、意義相關或連結在一起的字詞通常總是源自同一個字根。

語言起源的判定方法有許許多多如:比較類型學的方法有助於將語言歸屬於不同的類型學,比較和對比分析方法幫助我們發現語言的主要相同點和差異,或者為了發現語言之間起源上的相似性,我們使用比較歷史方法。

2.   關於越南語起源、語系的不同意見:

目前,將越南語歸納於南亞語系的觀點(1856年提出)已為許多人所接受,並被認為是最有科學依據的。 然而,還有其他意見不將越南語歸納該語系。

首先要提到的觀點是塔伯德(Taberd,1838)的觀點:「越南語只是漢語的一個墮落分支的語言」。 塔伯德提出這一觀點的依據是,在目前的越南語詞彙中,漢語詞彙佔大多數。 然而,儘管高達 75% 的越南詞彙有中文根源,但絕大多數詞彙都是文化詞彙(體現社會發展程度的詞彙)。 因此,它們一定是外來詞,而不是同源詞。 根據 Maspéro (1912) 的說法:任何進入越南語的中文單字都必須受越南語結構之原則。

第二種觀點是將越南語歸納南島語系。 這是Binh Nguyen Loc 在兩本書中的觀點:《越南民族的馬來起源》(西貢,1972 年)和《揭穿越語》(西貢,1973 年)的觀點。 這些想法的基礎是越南語與南島語係之間的詞彙對應。

第三種最引人注目的觀點是,越南語屬於泰語系語言,這一觀點是亨利·馬斯佩羅(Henry Maspéro)在20世紀初利用比較歷史方法提出的。 關於詞彙:越南語和泰語以及Mon-Khmer languages之間都有對應關係。 關於文法:越南語與泰語接近。 關於聲調:對 Maspéro 來說,越南語聲調是一個重要議題,因為越南語現在也像泰語和漢語一樣有聲調。

3.   透過A.G.Haudricourt的兩篇文章確定越南語起源的依據

A.G.Haudricourt證明越南語是南亞系統起源的論證。

1953 年和 1954 年,A.G. Haudricourt發表了兩篇重要文章:

- 關於越南語的南亞起源

- 關於越南語聲調的起源

首先,關於詞彙。 在重新調查了馬斯佩羅Maspéro在比較的越南語中表示身體部位的一組單字後,A.G. Haudricourt指出,這組單字基本上是屬於Mon-Khmer languages的單字,而不是泰語語系的詞。因此從詞彙上來說,越南語和泰語之間是藉用關係。

其次,關於文法問題,特別是使用詞綴法的構詞問題。如今,人們仍能看到這種方法的痕跡。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giết – chết(殺-死),或:cc-nc, kp-np, con-non…

Haudricourt 證明,越南語在起源上與Mon-Khmer languages語類相似:聲調和聲母之間密切相關,清聲聲母對應高音,而濁聲母對應低聲調。

根據修復結果,Haudricourt給出了越南語聲調起源圖如下:

西元前早期

(無聲調)

六世紀

(三個聲調)

十二世紀

(六個聲調)

現在

pa

pa

pa

ba

la

la

pas, pah

p

b

bas, bah

bax, ba?

p

b

 

從上述論點來看,A.G. Haudricourt豪德里古認為:“最好將越南人歸類為當今東南亞的南亞語系孟高棉語(Mon-Khmer languages)支的成員。”

 

 

 

 

 

李錦紅 81084006I  

越南語未確定是哪一種語系(有許多爭議)
請參閱:
越南語-李錦紅-81084006I.pd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