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紅 81084006I
臺北府城-小知識
- 清領時期,眾多來自中國沿岸的居民渡海來台,定居在北台灣的「艋舺」,促使該地繁榮;也有不少人移居至台南、彰化附近,而出現大家熟悉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 1874年發生了牡丹社事件後,清朝認識到臺北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發現臺北的發展潛力極大,改變了行政區配置,使臺北正式開府,並依照傳統風水理論建城。
-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准新設臺北府,清廷計畫籌建城池,由福建巡撫岑毓英、臺灣道劉璈相繼勘定基址。
- 1884年臺北城竣工後,巡撫劉銘傳大力鼓勵人們在臺北城內通商,並興建房舍與街道、優化交通建設,也大力興建官署機關衙門,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這兩大行政機關也設置於此。同時,也建造鐵路、郵政等西化的公共設施,讓臺北搖身一變成為最現代化的區域之一。
- 臺北古城一共有五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連結著艋舺、大稻埕、板橋等區域。
- 其實,最初臺北府城落成時,的確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當時板橋十三莊的漳州人和艋舺的三邑人經常發生械鬥,地方士紳林維源為了避免冤家路窄、狹路相逢,便自掏腰包蓋了「小南門」,提供漳州人出入。
- 這些城池相當短命,用不到30年就被拆除。臺灣進入日治時期之後,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等為由,將城牆和城內建築物通通拆卸,將臺北城盡乎全部拆卸,連「西門」也難逃被拆除的命運。最後只留下極少數圍牆,以及五大城門中的四座「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
- 今日,這些僅存的遺跡幾乎都被列為國定古蹟。而現今所看到的城門,幾乎都是經過重新裝修過後的樣貌。
- 北門(承恩門)仍保存清領時期臺北府城原貌,門樓為單簷歇山屋頂,二樓採「回」字形雙層牆壁。城牆基座以臺北大直山北勢湖所產的安山岩為建材,厚重的城牆,相當堅固。它是通往大稻埕交通要道,是台北最珍貴的國定古蹟之一。
81184005I
蘇珊
作曲家鄧雨賢筆下1930年代的大稻埕
-大稻埕行進曲與跳舞時代
112-1語言與文化研究報告下16-29.pdf
阮氏拖——61184048I
台灣語言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
多元語言的保護與發展:許多原住民族語言如阿美語、排灣語等,由於使用者減少、語言傳承困難,面臨消失的威脅。例如,許多年輕人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影響下,逐漸忘記自己的母語,轉而使用主流語言。
主流語言壓力:在台灣,使用國語的人口比例逐漸增加,導致少數民族和地方語言的使用者感受到來自主流社會的語言壓力。例如,一些客家人或原住民可能因為在學校或工作場合需要使用國語而逐漸放棄自己的母語。
語言教育不足:許多地方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缺乏相應的教育資源和課程,導致年輕一代無法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自己的母語。例如,在某些地區,雖然有些學校提供客家話或原住民語的課程,但仍然存在師資不足、教材匱乏等問題。
語言政策和規範:台灣政府對於地方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保護和推廣缺乏一致性的政策和規範。例如,有些地區政府積極推動地方語言的保護和使用,而在其他地區則相對冷漠,導致語言使用的混亂和不穩定。
語言多樣性與統一的衝突:台灣社會存在著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的現象,但同時也有追求統一和一致性的趨勢。例如,一些爭議事件可能因為語言差異而導致溝通障礙,加深社會衝突。
梁美花 61284054i
淺談苗族服飾改良情況
越南苗族服飾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多次變遷,不斷演進出獨特而迷人的風格。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文化的融合,越南苗族服飾也進行了一些改良,保留了傳統元素同時融入了現代設計。
傳統越南苗族服飾的特徵包括精湛的手工藝和鮮豔的顏色。改良後,這些特點依然存在,但設計師們更加注重穿著的實用性和舒適度。現代苗族服飾常採用輕盈的材料,使穿著者能夠自如地參與現代生活。
另一個顯著的改變是設計的多樣性。傳統苗族服飾可能相對保守,但現代改良的設計更加大膽,融入了時尚元素,同時保留了族裔獨有的辨識度。這種多樣性不僅展現了設計師的創意,也反映了越南社會多元的文化融合。
此外,越南苗族服飾的改良還體現在配飾的選擇上。傳統的刺繡和飾品依然受到重視,但現代款式更加注重與其他服飾的搭配,使得苗族元素更容易融入當代潮流。
總的來說,越南苗族服飾的改良不僅讓傳統文化焕發新的生機,同時也使得這些美麗的設計更貼近當代生活,為傳統和現代之間建立了一座連接的文化橋樑。
----------------------------------------------------------------------------------------------------------------------
白鍾殷 61284052I
「外國人對於多語言社會的適應度」
這項研究的主題,來自我對臺灣多語言文化的感受。
作爲一位外國人, 在臺灣生活時, 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會遇到不僅要了解華語, 而且要了解臺語、客家語才能理解的玩笑和情況。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都會感到與臺灣之間的距離感。
我認為想要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理解那個國家的語言,即使我現在懂一定程度的華語,但是對於臺語、客家語完全沒有概念,同時不能理解對臺語和客家語等所具有的文化,所以我覺得自己不能完全理解臺灣社會。
雖然有人會想,因爲在台灣,華語是最通用的語言,所以只要了解華語不就行了嗎?但從我的立場來看,即使會講華語,在不知道他們使用的其他語言時,會感到被疏遠和無力感。雖然想融入臺灣的文化中,但是臺灣是使用多語言的國家,所以第一次學習華語時,感受到了牆壁後面還有幾層牆壁的感覺。
我認爲不僅僅是我,包含其他外國人,這是作爲在臺灣生活的外國人,都能感受到的。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